在房屋裝修的初始階段,主體拆改往往是人們改變居住空間格局、實現個性化居住需求的重要手段。然而,主體拆改絕非隨心所欲的“大動干戈”,其中蘊含著諸多安全準則與技術規范。稍有不慎,觸碰了不該動的部分,便可能引發嚴重后果,讓原本美好的裝修計劃演變成一場安全噩夢。
一、明晰主體拆改:搭建裝修框架的基石
主體拆改,如同為房屋重新塑造骨骼框架,其內容豐富多樣。拆墻、砌墻是改變空間布局的直接方式,通過合理拆除不必要的墻體,重新砌筑新墻,實現空間的重新劃分與整合,以滿足業主對功能區域的不同需求。鏟墻皮是為了后續墻面裝飾的順利進行,去除舊有的墻面涂層,為新的墻面處理奠定基礎。拆暖氣和換塑鋼窗則是對房屋設施的更新換代,提升居住的舒適度與安全性。在老房子裝修中,空調移機也是主體拆改階段的重要任務之一,提前規劃好空調位置,便于后續的墻面刷漆等工作,避免二次施工對裝修進度和墻面美觀造成影響。
拆除工程和基礎工程構成了主體拆改的兩大核心板塊。拆除工程包括全面的拆舊工作,將原來所有的裝修痕跡徹底清除,為新的裝修風格騰出空間;拆墻則是其中最具挑戰性的部分,涉及磚墻和混凝土墻的拆除,需要精準判斷墻體的性質與作用。基礎工程里,新砌墻決定了新空間的分隔形態,砌粉管道是對管道系統的優化與保護,墻面處理關乎后續墻面裝飾的質量與效果,進戶防盜門灌漿則增強了門的穩定性與安全性。
二、嚴守主體拆改原則:安全至上的準則
拆墻需謹慎:在磚混結構的建筑中,預制板墻就像堅固的衛士,肩負著承重的重任,一律不可拆除,也不能隨意開門開窗。那些厚度超過24厘米的磚墻,大多是承重墻,它們就像房屋的脊梁,支撐著整個建筑的重量,維持著結構的力的平衡。一旦拆除承重墻,就如同抽掉了房屋的脊梁,破壞了力的平衡,可能導致房屋局部甚至整體的坍塌,后果不堪設想。即便輕體墻,也并非都能隨意拆除。橫梁下面的輕體墻同樣承擔著部分房屋重量,拆除它同樣會破壞房屋結構。只有完全作為隔墻的輕體墻、空心板,因其不承擔任何壓力,僅僅起到隔開空間的作用,拆除后才不會對房屋結構造成影響。若非要拆除承重墻,必須遵循建設部規定,由原設計單位或同資質設計單位給出修改、加固設計方案,在確保加固正確有效的前提下,方可進行拆改。
拆門要注意:門框嵌在混凝土中,與建筑結構緊密相連,不宜拆除。拆除或改造門框,猶如破壞了建筑結構的一個關鍵節點,會降低建筑的安全系數,后續重新安裝門也會面臨諸多困難,難以保證門的正常使用與穩固性。
配重墻不可拆:陽臺邊的矮墻看似普通,實則是保障陽臺安全的關鍵——配重墻。房間與陽臺之間墻上的門窗可以拆除,但窗以下的配重墻絕不能動。它就像一個秤砣,起著挑起陽臺的作用,一旦拆除,陽臺的承重力就會下降,隨時可能發生下墜的危險,危及生命與財產安全。
梁柱不能拆:房間中的梁柱如同建筑的頂梁柱,肩負著支撐上層樓板的重任。拆除或改造梁柱,就如同抽掉了上層樓板的支撐,必然導致上層樓板下掉,引發嚴重的安全事故,因此梁柱絕不能拆除或改造。
鋼筋不能拆:墻體中的鋼筋是增強墻體和樓板承載能力的關鍵。在埋設管線時,若不小心破壞了鋼筋,就如同削弱了墻體和樓板的骨骼,會影響其承受力,留下嚴重的安全隱患,可能在日后的使用中因承受不住壓力而發生開裂、坍塌等事故。
三、規避主體拆改常見雷區:敲響安全警鐘
亂改亂拆承重墻:在磚混結構建筑中,預制板墻和超24厘米厚的磚墻都是絕對不能隨意拆改的承重墻。在承重墻上隨意掏大面積的洞,同樣會嚴重破壞其承載能力。拆除承重墻、在上面開窗開門或削薄墻體,不僅直接削弱了承重墻體的強度,破壞房屋的整體性和抗震性,還可能引發相鄰墻體開裂、上下樓墻體和樓地面開裂等問題,在地震等自然災害來臨時,這樣的墻體和樓板極易坍塌或斷裂,對生命安全構成巨大威脅。
亂改燃氣管道:私自拆改燃氣管道、包封燃氣閥門是極其危險的行為,極易造成燃氣泄漏。被包封起來的燃氣管道一旦泄漏,氣體不易被察覺,也難以擴散,聚集在局部空間。在使用前若沒有專業的安全檢測,一旦遇到明火,就會引發爆炸,后果不堪設想。燃氣設施的設計、安裝有嚴格的技術規范和安全要求,必須由專業人員施工。若裝修時需要改動燃氣管道,應向供氣單位提出申請,由專業人員現場勘測并出具施工方案,嚴格按照方案操作。
亂改暖氣管道、上下水管道:暖氣管道及上下水管道在建筑中構成一個整體系統,各家各戶相互關聯。亂拆亂改暖氣管道,會打破原有的壓力平衡和熱平衡,導致供熱失調,出現部分用戶過熱、部分用戶過冷的情況,而且改動后的暖氣管道很難保證不漏水。同樣,上下水管道的隨意改動也可能影響整個排水系統的正常運行,導致堵塞、漏水等問題。
拆除陽臺“配重墻”:為了追求更大的采光空間,不少業主想拆除陽臺與房間之間的配重墻。但拆除配重墻會使陽臺的承重力下降,導致陽臺下墜。它改變了房屋結構原有的受力狀態,特別是對于老房的挑板式陽臺結構,拆除配重墻會削弱陽臺的承重力,甚至有坍塌的危險。
在房屋主體拆改過程中,我們必須時刻保持警惕,嚴守安全底線。不能僅僅為了追求美觀或一時的便利,而忽視了結構安全的重要性。在滿足個性化居住需求的同時,確保居住環境的安全與穩定,讓裝修成為提升生活品質的美好旅程,而非埋下安全隱患的冒險之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