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城市更新與建筑改造加速推進的當下,拆除工程作為城市建設的基礎環節,其產生的噪音污染與粉塵問題日益受到社會關注。施工噪聲不僅干擾居民正常生活,還可能引發鄰里矛盾;揚塵污染更直接威脅公眾健康,影響城市空氣質量。正規拆除公司在追求施工效率的同時,積極踐行社會責任,通過科學規劃、技術創新與精細化管理,將施工期噪聲與粉塵排放量嚴格控制在標準范圍內,實現工程進度與環境保護的平衡。
一、噪聲污染治理:多維措施守護寧靜環境
(一)精準規劃施工時間,規避擾民高峰
噪聲污染治理的首要環節在于合理安排施工時間。根據《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》及地方環保條例,我國明確規定晝間施工噪聲限值為75分貝,夜間(22:00-次日6:00)限值為55分貝 。專業拆除公司嚴格遵循這一標準,制定施工計劃時主動避開居民休息時段,將高噪音作業(如機械破碎、大型設備運轉)集中安排在日間正常工作時間。例如,某老舊小區改造項目中,拆除公司提前與社區、物業溝通,公示施工安排,將錘擊拆除等噪音較大的工序安排在9:00-12:00、14:00-18:00時段,有效減少對居民作息的干擾。
對于工期緊張的項目,拆除公司通過優化工序銜接、增加日間作業人員等方式,避免因趕工導致夜間施工。若因特殊情況確需夜間施工,需提前向環保部門申請夜間施工許可證,并在施工區域周邊張貼公告,詳細說明施工原因、時間及降噪措施,爭取居民理解與支持。
(二)采用低噪設備與工藝,從源頭控制噪聲
技術革新是降低施工噪聲的核心手段。現代拆除工程廣泛應用液壓鉗破碎、金剛石繩鋸切割等低噪音技術,相比傳統的風鎬破碎、爆破拆除,噪聲可降低30%-50%。以液壓鉗為例,其通過液壓系統緩慢施加壓力破碎混凝土,作業時產生的噪音僅為80-85分貝,遠低于傳統機械的100分貝以上。此外,電動拆除設備相比燃油設備,不僅噪音更小,還能減少廢氣排放,實現綠色施工。
拆除公司還注重設備的日常維護與升級。定期檢查機械部件的磨損情況,及時更換老化零件,調整設備運行參數,確保其處于最佳工況,避免因設備故障產生異常噪音。例如,某商業建筑拆除項目中,施工方采用新型靜音破碎錘,并對所有設備進行降噪改裝,加裝隔音罩與減震裝置,使施工噪聲始終控制在70分貝以內。
(三)設置隔音屏障與吸音設施,阻斷噪聲傳播
在施工現場,物理降噪措施同樣不可或缺。拆除公司通常在施工區域周邊設置高度不低于2.5米的隔音圍擋,圍擋材料選用金屬夾芯板、高密度聚乙烯等隔音性能優異的材質,可有效阻隔60%-70%的噪聲傳播。同時,在高噪音設備附近加裝吸音板、隔音氈等輔助設施,吸收反射聲波,進一步降低噪聲強度。
對于敏感區域(如緊鄰居民區、學校的工地),拆除公司會采取“雙重防護”策略:內層設置隔音屏障,外層種植隔音綠化帶,利用植物的吸音特性削弱噪聲。某地鐵站點拆除工程中,施工方在圍擋內側加裝多孔吸音棉,外側種植雙排高大喬木,將施工噪聲對周邊學校的影響降至最低。
二、揚塵污染防控:精細化管理守護藍天白云
(一)全封閉施工與立體降塵,構建防塵體系
揚塵污染治理的關鍵在于切斷粉塵擴散路徑。正規拆除公司全面推行施工現場全封閉管理,使用堅固的圍擋將施工區域與外界隔離,并在圍擋頂部安裝噴淋系統,持續噴灑水霧,吸附空中懸浮粉塵。同時,在建筑物拆除前,先對墻體、屋頂等部位進行整體噴水濕潤,降低拆除過程中的揚塵產生量。
針對拆除作業產生的瞬時揚塵,施工方采用“霧炮車+灑水車”聯動降塵模式。霧炮車通過高壓噴射超細水霧,覆蓋半徑可達30-50米,能快速沉降空氣中的粉塵;灑水車則定時對施工道路、物料堆放區進行灑水,保持地面濕潤,防止車輛碾壓揚塵。某大型廠房拆除項目中,施工方啟用6臺霧炮車與4輛灑水車,配合圍擋噴淋系統,使現場PM2.5濃度較傳統拆除方式降低80%。
(二)物料分類管理與覆蓋,減少揚塵源頭
規范的物料管理是抑制揚塵的重要環節。拆除公司對建筑垃圾、土方等易揚塵物料實行分類堆放,并采取嚴密覆蓋措施。對于短期內不運輸的物料,使用密目防塵網進行100%覆蓋;對長期堆放的土方,通過壓實處理并噴灑抑塵劑,形成固化層防止揚塵。同時,在物料裝卸區域設置封閉式通道,配備除塵設備,減少裝卸過程中的粉塵逸散。
在運輸環節,拆除公司選用全封閉渣土車,并在車輛出場前對車身、輪胎進行高壓沖洗,確保無泥土附著。部分城市還推廣“智能渣土車”,通過安裝GPS定位與自動篷布系統,實時監控運輸路線與密閉狀態,杜絕拋灑滴漏現象。
(三)智能監測與動態調整,實現精準防控
現代拆除工程引入智能監測技術,提升揚塵防控的精準度。施工現場安裝揚塵在線監測設備,實時采集PM2.5、PM10等數據,并通過物聯網傳輸至監控平臺。當監測數據超標時,系統自動觸發報警,施工方立即啟動應急響應,如增加灑水頻次、暫停高揚塵作業等。
此外,拆除公司還利用無人機巡檢、AI圖像識別等技術,對施工現場進行全方位監控,及時發現裸露地面、未覆蓋物料等揚塵隱患點,并迅速整改。某舊城改造項目中,通過智能監測系統,施工方將揚塵超標時長從日均2小時縮短至15分鐘,顯著改善了周邊空氣質量。
在城市建設與生態保護協同發展的背景下,拆除公司作為施工主體,正從被動合規轉向主動創新,以技術升級與管理優化推動行業綠色轉型。通過嚴格控制施工期噪聲與粉塵排放,不僅維護了公眾健康與生活質量,更彰顯了企業的社會責任擔當。未來,隨著環保標準的不斷提高,拆除行業將持續探索更高效、更環保的施工模式,為建設宜居城市貢獻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