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城市建設與更新的進程中,建筑拆除工程是一項常見卻又對環境影響較大的工作。拆除過程中產生的大量粉塵,不僅會污染空氣、影響周邊居民生活,還可能對施工人員的健康造成危害。因此,嚴格落實防塵措施至關重要,以下便是對建筑拆除工程防塵措施的詳細闡述。
確定合理的拆除順序是防塵的首要環節。對于群體建筑拆除,需綜合考慮風向、周邊環境等因素制定拆除方案。比如,若周邊有居民區位于下風向,應先拆除遠離居民區的建筑,形成緩沖帶,減少粉塵對居民的影響。這種從整體布局上的規劃,能從源頭上控制粉塵的擴散范圍。
清除建筑物表面灰塵也不容忽視。在拆除前,要用水對建筑物內外表面及樓地面的塵土進行全面清理。可以使用高壓水槍等設備,將長期吸附的灰塵沖刷掉,就像為建筑物做一次深度清潔,大大降低拆除時灰塵飛揚的程度。
密閉或圍護施工是阻擋粉塵外擴的有效手段。在拆除建筑周圍設置連續封閉圍擋是基本操作,市區主要路段圍擋高度不低于2.5m,一般路段不低于1.8m。堅實且高度合適的圍擋能像一道屏障,將大部分粉塵限制在施工區域內。對于局部爆破施工,要對爆破部位嚴密封蓋,如使用沙袋、鋼板等材料,既能防止建筑碎料飛濺,又能控制粉塵。而在整體定向爆破拆除時,用彩色編織布對建筑物進行封閉圍裹,能把揚塵緊緊包裹在倒塌的廢墟中,如同給粉塵穿上了“緊身衣”。
濕法防塵是經濟實用的好方法。水對粉塵有強大的吸附和凝聚作用,在拆除前對建筑物進行淋水,就像給它提前“洗個澡”,能讓粉塵難以飛揚。在拆除過程中,當粉塵揚起時,及時用消防車進行降塵處理,或者利用霧化噴淋設備定時灑水,使施工現場空氣保持濕潤,讓粉塵無法“肆虐”,有效凈化空氣環境。
避開大風天氣施工是順應自然的明智之舉。大風會讓粉塵迅速擴散,污染范圍大幅擴大。一般風速四級以上時,應停止易產生揚塵的作業,就像在暴風雨來臨前暫停戶外活動一樣,等待風平浪靜再繼續施工,以減少粉塵污染。
加強運輸道路和車輛管理是防塵的重要環節。對拆除區域的運輸道路進行硬化,安排專人定時灑水打掃,能避免車輛行駛時揚起地面灰塵。同時,對運輸車輛進行“洗腳”,即清洗車輪,防止帶泥行駛,并要求車輛封蓋運輸,杜絕載運物遺灑、飄散,確保運輸過程中粉塵不“跑冒滴漏”。
加強空氣質量監測則是為防塵工作提供科學依據。在拆除場地內和場外設置監測點,實時監控空氣質量,就像給環境安裝了“眼睛”。一旦發現粉塵超標等問題,能及時采取針對性措施,如增加灑水頻次、加強圍擋密封性等,確保環保達標。
個人和環境防護是防塵的最后一道防線。對于施工人員,要配備口罩、防塵面具等防護用品,為他們的呼吸健康加上“保護罩”。對周邊環境和生態,可采用覆蓋防塵網等措施進行短期保護,讓周邊的植被、土壤等少受粉塵侵害。
建筑拆除工程中的防塵措施是一個系統工程,每一項措施都相互關聯、不可或缺。只有全面落實這些防塵措施,才能在推進城市建設的同時,保護好環境和人們的健康,實現建筑拆除與環境保護的和諧共生,讓城市更新在藍天白云下有序進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