切(qie)割(ge)材料加(jia)工回收。
施工現場灑水降塵。現場吊運切割下來的橋體。靜切法拆除草場門匝道橋該方法是我市首次使用,不擾民,環保效果好
揚子江大道是我市規劃高速公路網主城快速外環的重要組成部分。目前,該道路正在進行快速改(gai)造。揚子江(jiang)大道快速改造項目對進(jin)一(yi)步完善主城外(wai)環快速功(gong)能(neng),提(ti)高東(dong)西橫(heng)向(xiang)聯系和區域服務效率,促進(jin)沿線(xian)濱(bin)江(jiang)風景帶發展(zhan),實(shi)現以人為本、功(gong)能完善、環境優美的城市規劃建設理念具有重要意義。
項目北起揚子江隧道南接地點,南至河西街與揚子江大道交叉口,全長7.1公里。考慮到揚子江大道快速通行與城市主干道的轉向連接,以及市民對濱江風景區休閑觀光的需求,參與單位拆除了草場門街匝道橋,并在短隧道下設置了草場門街(草場門隧道),地面改為平交叉口。根據項目總體進度計劃,自8月起,參與單位拆除了草場門街匝道橋。施工采用靜態切割法,具有明顯的環保優勢,是我市首次在項目中使用。新工藝具有安全系數高、環保等優點
據報道,草場門街匝道橋全長372米,4連12跨。主體結構為單箱三室曲線預應力混凝土連續箱梁。橋面寬度8.75米,箱梁高1.8米。底板和腹板呈曲線弧形布置。全橋墩最大高度為6.7鋼筋混凝土需拆除約3600立方米。
建設單位南京城市隧道橋管理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,在以往橋梁拆除施工經驗的基礎上,綜合考慮復雜的環境條件、高環保要求、廢渣回收資源利用等因素,在充分研究和專家論證的基礎上,最終決定采用公共生活干擾小、安全因素高、環保優勢明顯的靜態切割吊裝方法。
經過系統施工人員日夜奮戰和持續運行,項目已經結束。這是我市首次在項目中采用靜態切割法。這種方法要求施工方準確計算和施工,對新技術和技術有深入的了解。
鋸齒都是金剛石,為了贏得藍天之戰,落實市委、市政府40大氣控制的要求,盡量減少施工對周邊居民和商店的生活和工作影響,施工系統工作者經過多次研究次研究和論證,采用了更溫和的靜態切割 吊裝方法。項目負責人介紹,切割鋼繩覆蓋硬金剛石,切割過程中不斷加水,一方面冷卻潤滑鋼繩,另一方面發揮除塵作用。根據計劃,首先將橋體切成兩半,消除匝道橋的預應力,然后用幾根鋼鋸繩同步將橋切成8段,最后切成16段。
拆除現場同時有8臺切割機運行,切割工序歷時近9小時,然后進入吊運階段,根據前期計算結果和每臺起吊機500噸的荷載力,施工人員在全長100米的橋體上,鑿出30對孔眼,每對孔眼中穿入一根鋼繩,掛在垂直吊鉤上,即可成功將切割下來的固體材料吊運出去。這些材料被運往棲霞區,經過首次機械破碎后,鋼筋分撿回收,再對混凝土廢渣進行二次破碎、篩分加工成建筑骨料,對加工好的骨料根據粒度、強度等指標分類,進行二次循環再利用。
據了解,全橋靜態切割拆除,噪音小,灰塵少,環保優勢明顯。場內切割,場外在指定位置破碎,整個拆除作業對周邊居民和街道商戶影響不大。管道和環境保護措施到位
隧道橋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,拆除前,公司與管道產權單位合作,對橋梁拆除范圍內的地下管道進行了詳細的調查和調查,實現了三清三到位:管道位置清晰,結構材料清晰,安全要求清晰;保護措施到位,跟蹤監測到位,應急救援到位。確保周邊居民和單位的水、電、氣供應正常。
施工過程中,實行門前三包清潔責任制,保持施工區和生活區的環境衛生,及時清理垃圾,采用科學的施工技術和低噪聲設備,合理安排施工時間,盡量減少施工噪聲;采取技術措施,配備專用設備,回收利用,盡可能收集處置施工廢水;設立專職環保崗,檢查清除車輛污泥;現場道路硬化灑水,防止灰塵飛揚。
目前,橫跨揚子江大道主線的橋梁碎片已完成,揚子江大道主線交通已恢復。施工方正在切割橋梁東西兩端的剩余部分,實施綜合管廊和下隧道的施工。施工完成后,漢中門街(漢中門隧道)和草場門街(草場門隧道)穿過短隧道,地面改為平交叉口,設置紅綠燈,交通更方便,有效改善居民生活環境。